用“文房四宝”雅称取名,惊艳到爆!

发布日期:2025-08-17 06:56    点击次数:52

松操凝烟

楮英铺雪

Chinese Romantic

图片

图片

楮 英

松操凝烟,楮英铺雪。

毫颖如飞,人间五绝。

楮树是一种落叶乔木。它的树皮纤维细长柔韧,在古代是制作桑皮纸、宣纸等传统纸张的上佳材料。

在唐宋时期,成都的楮纸一度风靡纸张市场。

不仅是官私文书、券契、书籍都使用楮纸,连世界上最早的货币“交子”也是使用楮纸制成的。

“楮树”取“楮”字,“英”字则暗含精华、华彩的意思,“楮英”便成了纸的雅称。

清代学者厉荃在《事物异名录·文具·纸》中明确记载:“纸曰楮英”。

《东坡题跋·卷五·书汪少微砚》中也记载了一段刻在砚台上,十分优美的铭文:“松操凝烟,楮英铺雪。毫颖如飞,人间五绝”,其中形容楮纸放在桌面上如同铺开的白雪一般。

水苍笏

两圭水苍笏,双团点漆壁。

“水苍笏(hù)”是墨的雅称之一。

这个雅称出自宋代著名文学家杨万里的《谢王恭父赠梁杲墨》一诗。

杨万里因收到王恭父赠送的蜀地梁杲(gǎo)墨,以诗致谢写道:“两圭水苍笏,双团点漆壁”,诗中以“水苍笏”来形容墨的形色。

“笏”原为古代官员上朝时所持的玉、象牙或竹制狭长板,用于记录君命。

因宋代制墨工艺精进,墨锭常被塑造成笏板一般挺直的形状,故也以“笏”作为计量单位。

清代温睿临在《南疆逸史》中就有记载:“禧乃检箧中,得笔二管、墨一笏赠之。” 

图片

中书君

多谢中书君,伴我此幽栖。

“中书君”是毛笔的雅称之一。

这个雅称的来源与唐代韩愈所作的寓言故事《毛颖传》有关。

文中他将毛笔拟人化,塑造了“毛颖”这一角色。

它本是中山兔毫,被蒙恬制成笔后献给秦始皇,因记忆力超群、书写敏捷,受封于管城,后官至“中书令”。

由于深受皇帝宠信,秦始皇常亲昵地唤其“中书君”。

后来毛笔用旧秃头,皇帝笑叹:“中书君老而秃,不任吾用!”

从此,“中书君”便成了毛笔的雅称,在历代诗词文赋中广为流传。

宋代苏轼在《自笑》一诗中写道:“多谢中书君,伴我此幽栖”,同样用这个拟人化的雅称,来描述毛笔陪伴自己度过隐居生活的日子。

即墨侯

管城子,即墨侯,松卿楮叟争宣猷。

“即墨侯”是砚台的雅称。

在唐代,文嵩撰写的《即墨侯石虚中传》以传记形式将砚台拟人化。

砚台姓“石”,名“虚中”,字“居默”,因为其质地坚实、默默承载墨汁的特性,被帝王册封为“即墨侯”。

到了宋代,苏易简在《文房四谱》中收录此典故,此后“即墨侯”便正式成为了砚台的雅称。

宋代诗人王迈也在《除夜洗砚》中写道:“多谢吾家即墨侯,朝濡暮染富春秋”,以亲切口吻感谢砚台终日陪伴其读书。

图丨插画师Evilrose

文丨作者Evilrose个人观点,仅供参考交流

转载请联系

图片

每日积累

古韵

   丰富底蕴

图片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